【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名词解释如下】
孔子的德育心理思想名词解释:孔子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,强调要求“道”,曾说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他把道德品质的形成,看成是由知、情、意、行四个阶段相联系的过程。在论及“知”即道德认识时,孔子强调掌握以“仁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的作用,并且重视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。他经常评价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,也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。在论及“情”即道德情感时,他把情感和认识这两个因素联系在一起,即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”。因此,他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爱好仁,从内心深处厌恶不仁,并且主张“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”,用诗、乐培养人的道德情感。在论及“意”即道德意志时,他要求学生“志于仁”、“志于道”,有良好的动机并下决心去实行仁德。他要求学生形成道德信念,“笃信好学”,“死守善道”,在追求道德的崇高境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做到“当仁不让于师”。同时,他强调要“克己”,用坚强的道德意志去克服不正当的情欲。他还要求学生在道德修养中有恒心,持之以恒,如果人而无恒,道德修养就会停止不前。在论及“行”及道德实践时,孔子教育学生“言而有信”,认为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。要求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,要做到“闻过则喜”。要求学生以好人好事为榜样,“择善而从”;以坏人坏事为鉴,见“其不善而改之”。善于“自省”、“自讼”,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,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。孔子强调道德行为的持续实践,认为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,在逆境中也不动摇,才能成为圣贤。

相关阅读:
读写教程2答案新编英语教程第三版4
新视野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
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
大学英语2课后答案
西华大学凤凰学院
习题答案
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课后答案
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
考研词汇5500电子版
考研英语二小作文万能模板
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
材料力学答案
广东海洋大学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