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[马克思]思维经济原则名词解释如下】
[马克思]思维经济原则名词解释:
经验批判主义者的哲学用语。 亦称费力最小的原则。1872年由马赫在《功的守恒定律》中和1876年由阿芬那留斯在《哲学是按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》中提出。他们认为在进行哲学思维时,要运用一个最经济、费力最小、最简单而又能说明一切问题的原则,那就是“只有感觉才是存在的”。他们把思维经济原则视为“认识论的基础”。由于“思维经济原则”有“经济”一词,俄国马赫主义者巴札罗夫还宣称这个原则是“认识论的‘马克思主义’倾向”。列宁在批判这个原则时指出,它不是“马克思主义倾向”,而是“企图在新的伪装下偷运主观唯心主义”。为了“思维经济”,物质和因果性都被废弃了,结果“感觉成了没有物质的感觉,思想成了没有头脑的思想”。(《列宁选集》第2卷,第171页)
相关阅读:
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语言学教程胡壮麟
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答案
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
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
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
生物化学重点知识归纳
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
新视野大学英语2读写教程翻译
考研英语单词软件哪个好
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
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