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] [] [] 发布人:考试题库网 发布日期:2022-01-22 共30人浏览过

【《穆勒名学》名词解释如下】

《穆勒名学》名词解释:

严复译西方逻辑名着。

原为英国实证主义者穆勒所着名《逻辑体系》,是英国经验逻辑的杰作。出版于1843年。严复只译了一半,名《穆勒名学》。1905年由南京金粟斋木刻初版,后收商务印书馆《严译名着丛刊》铅印出版。

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新式工业和近代科学技术,自然要求新的思想方法和认识工具,严复适应这种社会需要,翻译介绍了西方近代逻辑学论着。严复是经验主义者,继承了英国从培根到穆勒的经验论传统,所以他翻译穆勒的《逻辑体系》是自然的。

在译书过程中他本人又加了一些按语,表达了他自己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。首先严复在《穆勒名学》中区分了本体和现象、感性和理性、主体与对象。这是中国哲学第一次对上述范畴做了自觉的区分,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已过渡到近代哲学。

严复认为所谓本体,就是“以其不可见,则取一切所附着而发见者”,就是说在现象的背后,而又为现象所依附的不可见的决定者,叫作本体。

人的认识是有界限的,即只能认识现象世界,而现象世界背后的决定者本体却是人的认识能力所无法达到的,由此严复得出了“可知者止于感觉”的不可知主义的结论。但在经验的范围内,严复却正确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。

他说:“盖我虽主,而物为意因,不即因而言果,则其意必不试。”主即主体,物即对象,意即认识。人的认识,如果离开了客观根据和实在对象就是虚妄的。严复认为培根主张“以心视物”,首先是感官与物相接,由神经系统传递到脑,而形成感觉,由感觉再形成对该事物的认识,这就是认识的不同阶段,严复称之为“元知”与“推知”,也就是感性与理性。

在逻辑方法上,严复崇尚内籀法,即归纳逻辑,当然也不排斥外籀即演绎法。这是和他的经验主义的哲学观点相适应的。他认为演绎法的大前提如果是心成之论,即先验的,那么推论的结果就是虚妄的。所以演绎应以归纳为前提。

这是严复在《穆勒名学》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。

关注VX公众号【文得课堂】免费领取考试资料。

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内容,请通知本站客服更改或删除。

相关阅读:

调查研究法
李肖霖律师
湖北大学地址邮编
概率论答案
机械设计基础课后答案
语言学教程胡壮麟
兰州商学院成人教育
大学英语4课后答案
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
结构力学课后答案
谨慎性原则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