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百舌鸟”迷途名词解释如下】
“百舌鸟”迷途
1965 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。美国人的飞机不断地被击落,越南人的预警雷达网日夜地盯着美国飞机,使美国人伤透脑筋。
很快美国人就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雷达的导弹,取名为“百舌鸟”。一旦发现雷达电波,“百舌鸟”就会自动追踪电波进行攻击,这给雷达兵带来很大威胁。
后来雷达兵有一次受到美国飞机攻击时,他突然提前关机,而且把天线使劲一甩,“百舌鸟”突然找不到目标,导弹就飞离雷达站在山谷里炸开了。这一偶然发现,雷达兵们非常惊喜,马上进行总结分析。发现飞机在使用这种导弹时,要盘旋找目标,而且要捕住电波,对准目标才能攻击,有一定的空隙时间,雷达兵操纵得好,就可以把“百舌鸟”引开,叫它飞到雷达站之外的地方去。
这一经验立即在雷达兵中推广,果然使美国许多“百舌鸟”扑了空。科学发达的美国决不甘心如此,他们也在分析总结经验,专门研究如何
对付这种雷达突然关机失去电波的情况。美国雷达专家们,很快研制成一种“记忆”线路。在导弹飞向雷达目标的时候,雷达突然关机,失去电波,“百舌鸟”导弹仍然有“记忆”留在线路中,还会朝雷达目标而去,不会改变方向。
这一下对雷达兵又构成了威胁,采用过去的老办法不灵了,许多雷达站被“百舌鸟”摧毁。
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这种“记忆”电路了吗?真的“百舌鸟”成了雷达的克星?
经过分析,雷达兵们认为“百舌鸟”虽然装有“记忆”电路,但仍然有个不可分辨目标的角度范围,在这一范围内仍然有可能把“百舌鸟”引向误区,使导弹偏离目标。根据这种可能性,他们研究出多部雷达顺序关机,或者用干扰机制造假雷达波,两部雷达功率不等,则导弹向两者能量的中心地带攻击,只要雷达在杀伤半径之外,即可保证安全。有次三架敌机对雷达站进行攻击,施放三枚“百舌鸟”,结果采用上述多部雷达顺序突然关机的办法,“百舌鸟”都受骗上当,飞向了误区,雷达站安全无恙。

相关阅读:
大学英语教材答案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
大学英语四课后答案
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答案
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
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
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答案
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2答案
大学英语三课后答案
实质教育论
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答案
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后答案
读写教程2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