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双杠教学名词解释如下】
双杠教学名词解释:双杠是一种体操器械。是由四根柱子架设两根平行的木制横杠构成。杠子的长度为350厘米,高为175厘米。高度可以上升,也可以下降。相传为德国的“雅恩”为鞍马练习设置的辅助器械。以后逐渐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的专用器械。双杠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。由于双杠“支撑”、“悬垂”、“腾越”、“屈体”等动作的难度大,要求高,加强准备活动,注意保护和自我保护是必不可少的。从第一届奥运会起,双杠被列为体操竞赛项目。正式比赛用的双杠有具体的规格要求,用于教学训练用的双杠可采用不同的装置与规格,其中有可移动的低双杠,高度为200到500毫米;固定式低双杠,高500到1000毫米;半自动调节双杠,高1000到1500毫米。
在双杠教学中,选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,用于发展学生的肩带(具有明显效果的三角肌、三头肌)和躯干肌(特别是腹直肌、背阔肌、胸肌)的肌肉群的力量,同时加强关节与韧带,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。通过发展学生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灵活性,并培养学生劳动、卫国所需要的实用技能。培养学生勇敢、果断、坚毅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。在教学中要进行安全教育,防止运动事故造成伤害。

相关阅读:
大学英语教材答案英语综合教程2答案
大学英语四课后答案
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答案
计算机操作系统答案
信号与系统第三版课后答案
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答案
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2答案
大学英语三课后答案
实质教育论
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答案
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后答案
读写教程2答案